学术科研

学术科研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术科研 > 正文

青年作曲家、指挥家周国歧副教授莅临我司开展学术讲座并进行实践排练

发布时间:2023-05-12 浏览:

5月9日下午,我司邀请了青年作曲家、指挥家周国歧副教授在李碧葱音乐舞蹈大楼216多功能厅作题为《人声交响性器乐化与中国风诗歌文化》的学术讲座,并在讲座后于音乐厅进行了周国歧合唱作品《破陈子·醉里挑灯看剑》的实践排练。

讲座由余幸平副经理主持,我司部分教师、全体研究生及音乐系员工聆听了此次学术讲座,永利平台合唱团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实践排练。

周国歧,青年作曲家,副教授,指挥专业硕士,作曲专业博士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中国合唱协会会员,教育部中国高校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。担任安徽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及交响乐团指挥,江苏大学大员工合唱团指导教师及常任指挥,镇江音协女声合唱团常任指挥和驻团作曲等多个职务。所指挥团队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大奖。

创作作品有:第一交响曲、第二交响曲交响诗《关山月》、交响音画《高原红》、室内乐重奏五部、器乐合奏、钢琴作品、艺术歌曲若干部;合唱作品《破阵子》、《九歌-山鬼》、《阿依诺》、《呓语-康桥》、《柳絮》、《烟花三月》、《雨呢》、《映山映象红》、《呜哇耶嘘》、《风吹莫尼山》、《毛泽东诗词大型合唱套曲》等60余首,其中一些作品被国内多个团队广为传唱。

周国歧首先与大家分享了他合唱作品创作中的“器乐化技术理念”,并向大家阐释了“歌曲式”合唱作品的概念。他指出当前国内很多合唱作品的“奇特现象”——用现成独唱歌曲“填充”了几个声部“改编”成“歌曲式”合唱作品。周教授认为“合唱艺术”不等于“歌曲式合唱”。

同时周国歧从其创作的《敕勒川》、《破阵子》、《九歌-山鬼》、《阿依诺》、《映山映象红》等合唱作品的谱例入手,介绍了自己长期探索与实践的“人声交响性器乐化技术理念”和“中国风诗歌文化”。

其“人声交响性器乐化技术理念”特点表现为:

1、不同于“歌曲式”合唱作品;

2、作品篇幅较长;

3、多段落、多层次;

4、人声调式感与器乐化的关系;

他提出,合唱作品属于声乐艺术,是人声交响、人声演唱,所以要遵循人声演唱的调式感规律和音高思维。同时,应借鉴器乐化技法手段,例如“描绘型音型”、“奏鸣式音乐动机展开”、“器乐化复调对位技术”、“大型曲式结构”“非常规人声技术”等,从而使人声完成“器乐交响化”的合唱效果。

对于“中国风诗歌文化”,周国歧表示,许多中国古代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哲理,文化内涵以及美学思想,都对他如今合唱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他认为中国的合唱艺术创作,务必要扎根中国大地,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,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及灵魂。

讲座最后,周国歧指出,当前国内合唱创作势头迅猛,但很多作品却有“过于”效仿欧美合唱的倾向,他指出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先进的技术理念,但要传承中国文化。只有坚持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路线方能显示中国特色。

讲座结束后,在音乐厅排练现场,周国歧一方面为同学们从其作为创作者的角度上解读了《破陈子·醉里挑灯看剑》这一作品的细节,同时将讲座中的理论表达与实际演唱结合在一起,使参与排练的同学们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,便于更完美、准确地演绎该作品,排练效果十分突出。

公司党政办公室:05926162029     员工工作办公室:6162002     邮箱:ywxy@hqu.edu.cn

地 址: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    邮编:361021

版权所有 永利平台(中国)有限责任公司
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博